《古典爱情》圆满收官|疯爱一场,满座皆回响
4月20日晚,《古典爱情》在蜂巢剧场完成本轮最后一场演出,四天五场,全场爆满。舞台落幕,掌声不止,演员谢幕多次,仍有观众久久不愿离席。有人起立鼓掌,有人红着眼眶走出剧场——这场“爱到失控”的旅程,终于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落下帷幕。
继《活着》和《第七天》之后,《古典爱情》是孟京辉与余华的第三度联袂创作,也是他们“疯狂现实主义三部曲”的 最终章 。
这三部作品分别描绘的是“活着”、“死着”,以及两者之间。《活着》描绘人在苦难中倔强存活的荒诞命运,《第七天》则将目光投向死者、灵魂与意识的漂浮层,而《古典爱情》所置身的,是那段最模糊、最撕裂、也最无法命名的时空——人既未死透,也未真正活过。爱与痛、欲望与幻觉、记忆与幻灭交缠不清,像是介于梦魇与复活之间的中场地带。
从首演开始,《古典爱情》就以其极致的风格、惊人的呈现力和撕裂感的情绪牢牢抓住了观众。它不是讲爱情的甜,而是剖开爱情的深处,呈现它的混乱、反复、困兽般的挣扎。
极简迷宫,疯癫爱情
本剧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,由孟京辉导演,空花组出演。原著讲的是一个进京赶考的书生,遇上一位少女,两人分别,重逢,复活,直到一切都失控为止。
舞台设计没有明确的空间界限,只有几何结构、无色调、强光与影子堆叠出一个像是记忆残片构成的迷宫。
演员的表演直接撕开了剧场与现实的间隔,没有铺垫、没有情绪缓冲,仿佛一上台就从极限情绪中爆炸开来。饰演柳生的陈育新以一人之力扛起整个叙事走向,奔跑、停滞、挣扎,每一步都像在与命运角力。饰演小姐惠的罗欢则像一道闪电,情绪在几秒钟内翻转,或凝视,或咆哮,或沉默,她用近乎崩坏的方式将“复活”演成了一次精神的撕裂。饰演阮海阔的张弌铖气场逼人,台词如利器,步步逼近,把“复仇”说尽,把情绪说干。
群像调度精准而尖锐,声音密度高,节奏推进快,有时一句话未落,动作已先一步刺入观众视野。整个表演节奏像一场随时可能失控的仪式,也像一曲充满杂讯的交响,每一声都不安,每一下都不肯让人躲开。
全剧最具突破性的,是“实时动态捕捉互动装置”的引入。灯光、音效、影像随演员动作、呼吸、语速而变。剧场不再是一个静止的空间,而是与情绪同步跳动的“活体”。
我们被“爱”击中的瞬间
自首演以来,《古典爱情》在社交平台引发了大量讨论,这是柳生与惠的故事在当代的回响,更是剧场熄灯后与观演者最亲密的绵延。对于每一份回音,我们珍视、静听、共鸣,以下是几条我们精选的观众留言:
@戏剧作业
孟京辉是个战士。在他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里,始终保持挑战一切的姿态。小说《古典爱情》是对明代已降“私定终身后花园,落难公子中状元”的古典小说的反叛与解构,话剧《古典爱情》则完成了对小说的解构。
@亢金龙
那吃人的片段,舞台上没有刻意的血腥,却通过演员的表演、灯光音效的配合,把那种人在极端饥荒下的疯狂与残忍,清晰地呈现在观众眼前,深刻揭露了社会黑暗的一面。
@YangSeok
结尾的“饭桌戏”也令我印象深刻:满桌佳肴,演员机械重复着夹菜动作,突然掀翻餐桌,碎片中露出写满“执念”的底衬。这场戏既呼应柳生三次赶考的无意义循环,也暗喻当代人困在物质丰裕与精神荒芜的悖论中。当原著“走出执念”的禅意被解构成后现代的虚空,舞台便成了存在主义危机的展览馆。
@格伦沃茨树洞
个人非常喜欢现代的场面戏,呈现出了“现代”爱情的几种形态,不断的喜新厌旧、貌合神离与争吵猜忌,而柳生痴情如一的“古典爱情”在其中是如此的不协调。一群人的烟花和一个人的守望,“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”如有具象,应如是。
@七七小兔子
说它“破”,是延续着孟式美学的暴戾凌乱感,高耸的书架,随意摆放的书籍被踹得抖落,如迷宫的格挡参差错落,泥土也堆在舞台上,被不断扬起,抹在身上…… 因为是古典与现代的情景堆叠起来的戏剧,整体内容也显得“凌乱”,就让人的神经被各种锋利碎片穿透,无论是肢体语言,澎湃的语气,和激烈闪烁的灯光。
五场结束,回响仍在继续。《古典爱情》不是为了安慰谁而来,它只是用最锋利的方式,证明了“爱”从来都不是一个安全词。它不试图修复,而是毫不留情地揭开。它不提供出路,只告诉你这条路本就充满陷阱。但那些见过真相的人,再也无法回到梦里去:从头至尾,从古至今,“爱情”都只是一场一个人的英雄主义。
疯爱落幕,剧场重归寂静。但那些情绪中的泪痕、力竭后的颤抖、谢幕时的深深鞠躬,掌声、欢呼,都将被铭记于心。而记住了光影和呼吸的我们,将带着各自的残片,回到真实的生活去。把不解释的权利、被解读的渴望,都还给下一次于舞台上的相见。
摄影:killar B
《古典爱情》
北京|蜂巢剧场
2025.4.17-4.20
演职人员表
原著:余华
导演:孟京辉
舞美设计:张武
作曲:华山、王闯
灯光设计:邓文
多媒体设计:GolemKIon VIII(德)
服装造型设计:于磊
音乐总监:华山
道具设计:贾玉莹
主演:陈育新、罗欢、张弌铖、吕京、李智浩、田雨、刘爽、张功长、李静怡、郭炳琨
现场演奏:EB Virus乐队(华山、王闯)
舞台总监:于磊
灯光设计助理:陈楠
舞台监督:吴坡坡
灯光技术:李政
音响技术:黄泽龙、李金羽
多媒体技术:李震宇
舞台技术:张涛涛、刘建豪
化妆:郭雅、罗圆
服装:钱露、李迎新
导演助理:李华一
舞台总监助理:贾玉莹
制作总监:文荣华
制作统筹:曹上
执行制作:施润、崔巧
宣传总监:王好
宣传:苗丹、王芷淳、徐唯嘉
设计:王艺学
纪录片拍摄:陈旭人人
宣传片拍摄:马越
创意摄影:美国队长 |